“灵活用工”再获千万融资!企业如何高效?
2020-06-17 17:01:46

近日,德国灵活用工招聘平台Work Genius宣布获得640万欧元(约690万美元)融资。当今,多数企业面临窘境:或停业歇业、员工溢出、成本陡增,或业务爆单、人员短缺、无人可招。


什么样的用工策略,可以弹性化应对危机?


2019年日本的“灵活用工”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到40%,美国的灵活用工占到美国劳动力的34%,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灵活用工”的占比均达30%以上。中国的灵活用工则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2.0》报告预测会有4亿人进入灵活用工,这将是10万亿级别的市场。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是数字经济2.0的核心特征。


报告预测,2020年将出现首个交易额过6万亿人民币的平台经济体。未来,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中国高达4亿的劳动力将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

 

灵活用工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对灵活用工有一些概念上的误解,认为灵活用工即打零工。其实这种解释比较狭隘,灵活用工不仅需要完成企业与人才的匹配,更多的是一种“平台 个人”的合作服务。


灵活用工的策略一般为“c -x”。


「c是基于企业战略所识别出来的人才或技能员工,往往是适合公司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核心员工,这也是实行灵活用工的基础和前提。」

「x为技能要求低、质量风险要求低的灵活用工人员。」



这种策略可以随产量或服务的波动调整灵活用工的数量。既不影响波峰期的生产或服务,又不会增加波谷期的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有助于核心员工的保留和组织能力的稳定性。


从时间角度上来看,早策划、早布局是灵活用工的必要条件。企业需要对本行业的波动规律非常了解,做好未来一段周期的预测,匹配好未来的用工策略、节奏与强度,如用工类别、来源与渠道、开源与节流和骨干员工保留等举措。


国内某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布的《灵活用工业务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

从行业来看,灵活用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12.9%)、互联网行业(11.2%)和批发零售行业(9.5%);

从岗位上看,灵活用工使用率最高的岗位依次为前台(49.6%)、IT人员(46.12%)和办公室行政人员(45.69%);

从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和广州的灵活用工比例最高,全国一半以上的灵活用工出现在这3座城市(57.5%),其中,又以上海为最高(35.9%)。

而以往企业更青睐直接雇佣的专业型岗位,如今的灵活用工比例也已近半数(44.8%)。


同时,青团社平台数据显示:

▼2020年春节期间,平台兼职报名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2%,新增注册用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1%。

▼疫情的影响、年轻群体从业意识的转变以及第三方平台完善的服务体系,灵活用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灵活用工的未来


未来的企业用工,将会是“固定用工”与“灵活用工”的双向并存模式。


Airbnb和Uber取得的成功让共享型经济的概念和价值得到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客户、员工开始探索共享经济的全新产物——“灵活用工”。


作为深耕灵活用工市场多年的“薪行家”,拥有着场景化获客、大数据风控,产融结合的生态圈,助力自由职业者、人力资源平台和人员密集企业用工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薪行家”通过在线注册操作的方式,避免人员往返银行等机构,最大化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接触式交叉感染。支持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配置,满足各行企业的发薪需求。


关于资金安全方面,企业可通过专属银行子账户发薪,任何第三方不接触资金,全面保障企业薪酬发放的资金安全。薪酬数据双节点四层加密,全面保障数据安全。在薪资发放过程中,全程实时备份,全面保障操作安全,杜绝漏发、重复发放!更好的服务B端,共享用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