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不是打零工 大佬建议你不要做“劳力”要做“人物”
2020-06-17 16:37:39

当前,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同时在做零工,成为自由职业者。在55岁以上的自由职业者中,49%的人希望自己通过零工获得额外收入,以提高退休后的经济能力。这部分自由职业者推动了美国零工经济的整体增长。


零工经济不是打零工


零工经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解决当下就业问题的关键。


一个最新的变化是,路边摊又回来了。随着中央鼓励政策的出台,一些城市开始开放街边摊贩,市场活络,城市多了烟火气,而就业机会也因此多了起来。但是,零工经济并非等于“打零工”,零工经济不仅是应对后疫情时期经济就业问题的短期之举,而且是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型职业关系。


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与脉脉联合发布的《数字化人才平台助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研究报告》指出,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加速增长,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



顺应这一趋势,脉脉联合GoFun出行,在2020年5月底举行了《汽车产业互联新生态 共创灵活用工新可能》论坛。GoFun出行CHO兼联合创始人袁旬、中国劳动保障报法律事务中心高级顾问朱国丰、军蒂企业管理集团运营总监滕蓉以及点米科技副总裁张人卓等多位嘉宾共同到场展开探讨。


就业事关国计民生,朱国丰认为,人力资源互联网势在必行,人的自我运营管理将成为当下的一个核心关键。

袁旬呼吁,企业需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零工机制,建立组织应变机制。而GoFun出行建立开放众包平台,将会有效助推零工经济发展。

而在滕蓉看来,以信用契约做基础,发挥长板思维,是面向零工经济职场人需要完成的新转换,每个人需要打造自己的技能标签。


个人成为有独立核心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才是零工经济的要义所在,否则,单纯出卖劳力地打零工,哪里需要哪里去,很难长久。这也就意味着,新时期的零工经济,需要建立新平台与之匹配。


点米科技一直在人才管理领域,与GoFun出行密切合作。张人卓建议,应该运用互联网平台与技术的力量,把人才能力数据化,促进能力流通。


机遇挑战并存 催生零工经济热土


汽车行业一直是当下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来自脉脉的《人才流动与迁徙2020》报告显示,汽车行业成为2019年各行业中,就业压力排名第二高的行业。就业压力的背后,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重挑战。


作为汽车出行领域的深耕者,袁旬对于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深有体会。她说,汽车行业正面临产销失衡问题,销售压力将持续,后浪的购车意愿在降低;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的拥有方式在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购买到拥有;下游部分经销商亏损问题持续,整个行业亟需新思维来推动新发展。


挑战的背后,也是机遇所在,衣食住行中,出行的需求仍未被有效满足。袁旬指出,目前,有本无车的“本本族”高达1.4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需要有企业去帮助主机厂与经销商承载已经积蓄的产能。


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的分时租赁汽车将达到60万辆;未来中国共享出行将达到每天3700万人次,对应的市场容量高达每年3800亿元,潜在需求带来的关联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诸多玩家因此也都瞄准了这个领域,但市场沉浮,折戟的也不在少数。


什么样的企业能逆势上升脱颖而出。袁旬认为,三点能力对于出行领域的企业尤为关键,包括线下运营能力;硬件软件在内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供需匹配的核心算法能力。


“始于分时租赁,不止于分时租赁。“ 这是GoFun出行成立之初就提出的创业理念。就在去年10月份,GoFun出行推出了集硬件、软件、运营管理能力于一体的GoFun Connect体系,与产业链共享共建。基于此,GoFun出行可以提供 “个性化出行服务 专业车辆运营体系 汽车资产盘活”的创新运营模式,涵盖从车辆生产、投放运营、车后市场服务、金融、保险、二手车买卖等车辆的全生命周期。


这其中,“众包”服务被视作是在新型职业关系的新尝试,其充分利用人才的闲置能力,来进行车辆服务的做法,可谓是当下零工经济的典型。从去年到现在所收到的良好反馈也证明,零工经济并非是疫情下的短期应急之举。



“择业很关键,汽车出行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值得大家去看这个机会。“袁旬透露,GoFun出行今年初开始就释放出了许多就业机会。一方面,随着GoFun Connect的发展,需要大量核心技术产研人才,另一方面,随着GoFun出行在全国的快速扩张,运营管理岗、BD岗都有大量需求,这也给了整个市场更多信心。


面向未来,袁旬建议,企业HR应该加强互联网的数据思维和产品思维,从顶层设计上去把控企业用工方向,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而朱国丰的建议,概括出了零工经济对个人的意义所在,“希望大家从一个简单劳力的人手,真正发展到人才,最后能够成为引领行业的人物。”